从领跑到追赶海外品牌陷入新能源转型困局
- 发布时间 2023-07-30 20:17
- 来源 网络
- 阅读量:17578
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车企北京吉普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品牌“以市场换技术”的经营模式。在后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品牌长期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通过不断引进海外品牌的先进技术,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汽车产品研发体系。然而,这样的情况在近年来出现了反转,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进程不断提速,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地位正在瓦解,并且有逐步沦为弱势群体的趋势,开始寻求中国车企的技术帮助。
新能源汽车市场频频失守 海外品牌转型开局不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20.5万辆,同比增长21.2%,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6万辆,同比下降19%。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其中,6月份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为4.96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足一成。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海外品牌面临着销量全线下滑、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持续处于低位的窘境。虽然绝大多数海外品牌已经开始努力转型,加大新能源产品投入,但效果并不理想。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品牌新能源车型产品力羸弱,新车大多诞生于油改电平台,纯电续航里程短、智能化水平落后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尤为突出,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为了弥补产品力的不足,部分海外品牌也曾尝试通过大幅降价来换取销量,今年年初,一汽丰田和东风日产两家日系合资车企分别开启了降价攻势,旗下bZ4X和艾睿雅ARIYA最高降幅均达到6万元。但即便如此,这两款车型的销量依旧未见起色,月均销量始终在1000辆以下。降价非但无法提振销量,反而还将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海外品牌因此陷入两难的境地。
角色变更,海外品牌主动让出话语权
比亚迪电池工厂无人设备生产刀片电池
降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型销量低迷的问题,海外品牌不得不另辟新径。部分海外品牌开始重新审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逐渐弱化在合资车企中的主导地位,将话语权和决策权交给中方,以求打造出更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丰田与广汽合作推出的iA5,丰田仅负责把控生产工艺和流程规范,广汽则提供电动化核心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先于丰田自家纯电动车型投放,成为丰田在国内试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产品。随后,本田和三菱也相继与广汽合作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中国品牌新能源技术率先得到了海外品牌的认可。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新能源的合资品牌,腾势自成立以来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甚至一度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2021年底,随着戴姆勒宣布减持腾势品牌股权,腾势品牌正式迎来了转机,持股90%的比亚迪成功激活了腾势品牌,通过调整产品战略,首款中大型MPV腾势D9一经推出便凭借成熟的三电技术取得了出色的销量成绩,如今已经稳坐MPV细分市场头把交椅的位置。
深化本土研发制造 海外品牌积极求变
宝马集团上海研发中心
话语权变更体现出了海外品牌与中国品牌之间的角色互换,海外品牌逐渐从台前退到幕后,只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经验支持。而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能源产品本土研发制造,部分海外品牌甚至开始主动放低姿态,积极寻求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通过核心部件采购、建立研发中心、技术合作等形式全力推进电动化事业在华发展。
作为全球电动化先驱,丰田一直致力于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不过在纯电动技术方面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20年3月,丰田与比亚迪成立了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三年后,搭载比亚迪电机和电池的丰田纯电动车型bZ3正式上市,丰田从电动化技术引领者转变为学习者。
宝马集团近年来持续加大纯电动产品投放力度,目前已经推出i3、iX1、iX3等多款国产纯电动车型。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动化转型,宝马集团过去三年间在华研发团队人数增至3倍,今年又启用了新上海研发中心,该技术中心成为宝马集团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未来将承担起本土研发、反哺全球的重任。
相比丰田和宝马在华所采取的本土化策略,大众集团与中国品牌的合作更加深入。日前,大众集团宣布旗下大众汽车品牌将与小鹏汽车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将面向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大众汽车品牌纯电动车型。与此同时,大众集团还确认奥迪将与上汽集团合作研发新一代纯电平台,用于开发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通过加深与中国车企的合作,大众集团将优化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和采购成本,从而加快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产品布局,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通过以上海外品牌深化本土化研发制造以及合作的案例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和制造体系,中国汽车市场也不再只是单纯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正在演变为全球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总结:
燃油车时代,海外品牌凭借内燃机技术优势拥有绝对话语权。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部分海外品牌却由于技术储备不足、转型速度慢等因素导致全面落后,而中国汽车品牌则通过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技术优势,中外双方角色互换。海外品牌正在积极拥抱中国新能源技术,纷纷与中国品牌进行技术合作、合资建厂,希望能够走出新能源困局。但透过汽车百年发展历程来看,如若无法彻底掌握电动化核心技术,海外品牌短期内想要在新能源赛道上超越中国品牌,恐怕很难实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丰富车系阵容更年轻更运动捷途X70PR2023-07-30 20:17
- 真金不怕火炼!AITO问界M5智驾版双2023-07-30 20:17
- 花100万买奥迪电车?好像也不是不行2023-07-30 20:16
- 小智一周要闻传寒武纪再度裁员;吉利飞行2023-07-30 20:14
- 如皋市交通产业集团:践行“四敢”精神以2023-07-30 17:02
-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海信智2023-07-29 12:23
- 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2023-07-29 08:04
-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2023-07-28 19:43
- 2023CDEC高峰论坛共话游戏产业未2023-07-28 19:42
- TCL华星携电竞产品亮相ChinaJo2023-07-28 19:42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