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刚、高博文等上海27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 发布时间 2025-03-17 19:32
- 来源 东方网
- 阅读量:8251
3月14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上海有包括王汝刚、高博文、方亚芬等27人入选。从年龄结构上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整体年龄在不断年轻化,上海入选的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是51岁的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郑名川。
文化和旅游部于3月12日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指出,着力解决部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最终,经严格的程序,确定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上海此次入选的27位传承人各具特色。比如传统戏剧领域,有在昆曲艺术上深耕的周志刚、京剧名家奚中路、在越剧表演中独树一帜的方亚芬、致力于海派木偶戏传承的陈为群、滑稽戏代表人物王汝刚;曲艺方面,高峻入选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传承人,康毅则成为浦东说书的传承人;传统舞蹈方面,赵雪林凭借在马桥手狮舞上的深厚造诣入选;传统美术方面入选的2位传承人,钱月芳在顾绣技艺上不断精益求精,陈瑜则继承上海面人赵的技艺,用灵巧双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面人作品……
此外,上海此次入选的传承人还涵盖其他多个领域,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其中多位五十多岁的传承人,共同构成了上海非遗传承的坚实力量。比如51岁的郑名川在传承古老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与创新思维,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复刻传统画作,拓宽木版水印的应用场景,让作品走进文创市场。他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吸引大批年轻人关注。在他的努力下,木版水印技艺告别陈旧印象,以崭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持续焕发蓬勃生机。
他们,让非遗更青春,也让非遗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充满活力和希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具身智能获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引领2025-03-17 17:04
- 2025 年 315 行业风险洞察:用2025-03-17 17:04
- 光伏业面临内卷挑战,需供需两端综合发力2025-03-17 16:27
- 民政部长发声: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助2025-03-17 16:25
- 中信保诚人寿获评"金融消保机制创新优秀2025-03-17 16:04
- 中国建筑兴业2024年度股东应占溢利62025-03-17 15:19
- 谷歌DeepMind宣布推出两款人工智2025-03-17 14:29
- 宜尚酒店满房佳绩,三亚中档酒店市场新活2025-03-17 13:04
- 南通这场春日健康市集受到市民热烈追捧2025-03-17 12:44
- 汽车观察:人形机器人会替代汽车消费吗?2025-03-17 09:26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