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线上线下全方位呈现野生大熊猫“吃喝拉撒”
- 发布时间 2025-03-17 07:21
- 来源 中新网甘肃
- 阅读量:12543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副局长刘万年13日向记者披露,该局目前建成以大熊猫保护为主题的白水江自然博物馆、白水江生态体验馆、基层单位自然宣教室等场馆,并向民众开放。
其中,设立多媒体展示区和实物标本展厅,展示野生大熊猫、野生动物标本、食用竹、植物及鱼类等相关信息,利用实物标本和声光等技术手段,融合科普教育、情景体验多个板块,集中呈现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自然风光和大熊猫资源。
近年来,白水江分局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依靠物联网、700M、4G等基站,布设640台高清自动回传相机,持续开展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工作,目前累计收集到各种野生大熊猫及同域伴生动物影像资料达4T。其中,涉及大熊猫的有求偶、遛崽卖萌、“吃播”进食、倒立撒尿、夜间打滚、繁殖等多段珍贵画面。
“采集到大熊猫带崽的画面逐渐增多,这些影像片段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游客展示。”刘万年说。
大熊猫分布在甘肃、四川、陕西,其中位于甘肃陇南市的白水江园区是中国拥有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单个自然保护地。据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园区现有野生大熊猫110只,占甘肃省总量的83%。
“除了日常保护,还需要将大熊猫资源跟民众共享,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向公众开放的职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刘万年称,该局平时跟当地中小学一同开展“探秘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教育科普活动。同时,在白马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大熊猫科普教育中心,推出碧口石龙沟流域茶文化与熊猫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在生态体验中感受熊猫文化。
“下一步,我们还要建设昆虫博物馆,拟引进VR和AR等技术,让民众沉浸式观看甘肃片区珍稀昆虫。”刘万年表示。
目前,该局开展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主要有跨区域联合巡护、定期开展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构建生态监测感知网络等多种保护措施,效果显著。大熊猫同域伴生动物增加,近年调查到岩羊、藏雪鸡、鹰雕、红翅噪鹛、中华秋沙鸭等物种,属于白水江分局新纪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甘肃崇信:“微服务”换取市民满意度2025-03-17 06:38
- 中国聚焦|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2025-03-17 05:28
- 港股午评:临近午盘跳水!科指大跌2.12025-03-17 02:21
- 永安行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8.2025-03-17 01:19
- AI热潮助智能驾驶升温,公募看好“智驾2025-03-17 00:59
- 3月16日广东将举行高规格招聘会!大量2025-03-17 00:08
- 联想与武夷山市携手打造城市超级智能体2025-03-16 22:09
- “她经济”力量显现!穿越股市周期,跑赢2025-03-16 21:23
- 加码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的“国家账2025-03-16 20:28
- 侨乡浙江丽水:山区货物实现“家门口”出2025-03-16 19:47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