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帆:抢抓绿色规则制定权
- 发布时间 2025-03-08 18:09
- 来源 东方网
- 阅读量:8787
“完整、准确、可靠的产品碳足迹及其认证标识,有助于提高企业在海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7日举行分组审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发言时颇有感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这是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后,再次强调这一领域的工作任务。
政策文件中释放出的紧迫感,张帆在实地调研中有更“贴肉”的体会。他发现,我国在碳足迹核定方面存在不少挑战。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正牵头建设碳足迹管理平台。张帆所在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也承担了其中关键的行业节点建设任务。
推进中,团队发现了亟待攻克的核心难点——我国尚未建立电碳因子数据库。通俗理解,一度电对应多少千克碳排放。这道看似简单的计算题,背后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产品在绿色贸易中的成本高低。
由于缺乏受国际认可的国产电碳因子数据库,中国企业“出海”需要绿色认证时,往往只能采用海外数据库。但部分采样数据来自十年前,我国能源结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倘若沿用这一基础数据,其计算出来的碳排放数量可能是实际排放量的近一倍以上。这无疑极大抬升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本。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省市共用一套数据也不符合现实情况。”张帆进一步指出,青海、云南等地电碳因子较低,倘若当地企业采用同一套数据库,就难以享受绿电优惠政策。他建议,加快建立我国自主研发的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数据库,并积极推动其与国际标准对接。
张帆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发生在信息采集环节。电碳因子数据库的核算范围除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外,还包括上下游碳排放量,比如原材料获取阶段、设备获取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等。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其标准不一、融合不足,导致碳追踪及计量难度大,产品碳足迹与信息化、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问题频发。
他建议,加快形成“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全景碳计量标准体系,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专家工作组,开展碳足迹与信息化、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碳标识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
在需求端,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调研中,张帆发现,目前中国在发电、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常态碳排放核算工作。其身处的电力装备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也已启动试点。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国家层面统筹“电工装备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体系建设,由国家主管部委指导,电工装备产业链链主牵头,充分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确立降低产品碳足迹的供应链需求导向,促进绿色消费,进一步推动电工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上海博物馆首个海外分馆落户美国加州2025-03-08 17:18
- 258米高空俯瞰上海!在环球港52层露2025-03-08 16:33
- 新修订的《南宁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2025-03-08 15:32
- 民企携手破圈宇树机器人、机器狗亮相李佳2025-03-08 13:02
- “三八”劳动妇女节,让我们聊聊家务这件2025-03-08 10:13
-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由ICAS2025-03-08 08:24
- 2025款问界M9官图发布将于3月份上2025-03-08 07:59
- 瑞新康达RESCOND与沃尔沃AED道2025-03-08 04:31
- 平安健康险斩获“年度卓越人寿保险公司”2025-03-08 04:25
- “反向合资”建厂提速,中国车企“出海”2025-03-08 00:11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