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交出顶天立地成绩单
- 发布时间 2025-09-19 11:09
- 来源 中新网
- 阅读量:16618
100家,这是最新的中央企业数量。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国务院国资委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这样一组数字。
数字变化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也是一场关乎战略安全、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的改革。
央企重组整合,有的放矢,瞄准的是服务国家战略、增强产业协同、优化公共服务。
| --> |
比如,组建中国星网就是为了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还有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有效整合融合,均体现了服务战略大局、维护国家安全的鲜明导向。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实现资源精准配置的“1+1gt;2”。
比如,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南宝武、北鞍钢”的发展格局,又发挥了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如此种种,既推动同类型业务的横向联合,又加强上下游业务的纵向整合,有力推进解决重复投资、资源分散等问题。
重组的温度还体现在民生福祉上。比如,持续推进中央企业医药医疗资源的整合,目前仅通用技术集团就拥有医疗机构超过400家,开放床位超过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过3500万人次。
在重组优化布局的同时,国资央企更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交出了一份“顶天立地”的成绩单。
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深地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九三阅兵中系列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震撼亮相。
有的成果民众耳熟能详,而有的成果虽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却实实在在推动着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在去年开展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中,中央企业共获奖109项,占全国同类奖项总数的一半以上,印证了科技创新国家队的实力。
创新实力的长足进步,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央企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1.1万亿元,其中近1000亿元投向基础研究。这相当于每天投入30多亿元搞创新,为突破核心技术筑牢了根基。
更关键的是,23个创新联合体的组建,打破了科研攻关单打独斗的模式,形成了体系布局、协同攻坚、重点突破的强大合力。
占全国1/5的144万央企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如何被激活?答案藏在激励赋能与松绑减负的组合拳里。
激励赋能——对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考核加分,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给予“一票晋级”,决不让作出成绩的科技人员只当“幕后英雄”。
松绑减负——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健全尽职合规免责机制,让科研人员真正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创新。
从100家央企的精准布局,到创新成果的“满天星”态势,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家底”更厚,这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
国企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不是终点,而是更具活力的起点。当重组扫清资源壁垒,当机制激活创新基因,国资央企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更足的底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2025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2025-09-19 10:20
- 宁夏首次出口保鲜蔬菜至泰国、马来西亚2025-09-19 10:12
- 直线涨停!A股这一赛道,再掀涨停潮!发2025-09-19 09:21
- 国有大行加速整合村镇银行:交行完成大邑2025-09-19 07:41
- 华为算力全面出击:昇腾950明年上市徐2025-09-19 07:05
- 恒生聚源吴震操谈AI爆款攻略:数据决定2025-09-19 06:29
- IDC:2025年上半年全球耳戴市场出2025-09-19 05:47
- 江苏灌云:“志愿红+网格蓝”共同织就基2025-09-19 05:17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网络安全宣传进2025-09-19 04:32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重庆发2025-09-19 03:54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