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已储备超3000亿元投资规模的成熟水利项目,专项债券占近4年资金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7-05 15:38
- 来源 金羊网
- 阅读量:19195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彦 通讯员 粤水轩
分类施策推动项目多入库、早入库
近年来,省水利厅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工作力度,采取有收益水利项目“应报尽报”、有收益小型水利项目“同类打包”、公益性项目与有收益项目“关联打包”等方式,使水利项目产生收益符合专项债券申报要求,推动更多确有需要、晚干不如早干的项目成功纳入项目库并通过国家审核。

如农村集中供水项目较为分散,单个项目建设规模较小,如果按照单个项目申报专项债券难以通过审核。对此,省水利厅鼓励各地水利部门通过“同类打包”将县域内多个农村供水项目整合申报,不仅使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符合专项债券申报条件,并对收益高和收益低的项目进行“肥瘦搭配”,使项目整体收益能覆盖融资成本。
多措并举提升项目审核通过率
省、市均建立了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和并联审批机制,专门调度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安排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各地推进省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截至目前,广东已储备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的成熟水利项目,2025年水利领域专项债券项目已入库储备项目490宗、资金需求591亿元。对黄茅峡水库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将前期工作提级到由省水利厅牵头开展,以更大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档提速。同时,逐宗逐项开展前期工作质量评价,强化评价结果与勘察设计招标、项目评优、信用等级评价等挂钩,倒逼前期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把握机遇用好“自审自发”新政策
2024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明确在广东等10个省份和河北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项目审核权限。
省水利厅抢抓“自审自发”试点机遇,一方面加强政策宣贯和政策指导,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围绕“自审自发”试点政策进行解读,讲解广东推动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导各地精准对接政策;另一方面,指导各地借助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力量,对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收益结构及合法合规性等方面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分析项目融资平衡方案问题,强化“一案两书”规范性,提升申报质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湖北荆门:特高压带电消缺,确保鄂豫联网2025-07-05 12:06
- 延期呈献:探索古希腊之美——《美的多元2025-07-05 10:18
- 上海要打造一个全新水环,全长22公里!2025-07-05 09:11
- 世名科技300522新增一起对外投资,2025-07-05 07:51
- 光伏、游戏获主力抢筹超6亿元2025-07-05 04:38
- 净化库存“争第一”保利发展不能掉下的皇2025-07-05 03:35
- 今年CCG冲破展馆空间,老牌漫展加速奔2025-07-05 01:04
- 带毛孩子坐高铁回家!广东新增这几个站2025-07-05 00:49
- ISPOShanghai2025在沪开2025-07-04 22:16
- 方程豹6月销量近19000辆,钛3月销2025-07-04 20:48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