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AI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持续“上新”
- 发布时间 2024-05-25 01:05
- 来源 证券之星
- 阅读量:18171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5月24日,南财集团重大文化产业成果发布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馆举行。
今年的文博会,AI数字人、元宇宙博物馆、XR演播厅、南财理财通GPT-Beta等科技感满满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以5月24日“上新”的南财理财GPT-Beta为例,这是一款面向银行理财领域的AI金融智能模型,依托南财理财通自主构建的超4亿银行理财数据库,并结合最先进的大模型训练打造而成。用户通过与智能助手进行实时对话,能够迅速获取全面的理财投资信息、精准的市场行情分析以及权威的理财产品排行等高价值资讯。
实际上,南财理财通GPT-Beta等产品的涌现,是近年来AI大模型快速发展迭代的结果。AI大模型的发展,要与场景应用进行深度结合。而文化产业的多场景、多应用、重体验的特点,为AI大模型提供了应用舞台,让文化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产品互动和沉浸式体验释放出更多的可能性。
云上展厅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可以让“人在画中游”的梦想成为现实。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型文化或是文旅消费,要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满足感,促成优质内容的变现,打造基于AI大模型的数字化底座似乎成为了重要选项之一。
那么,备受瞩目的大模型,能否成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持续“上新”的通关密钥?首先,AI大模型确实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感。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化底座的搭建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广,通过捕捉用户需求、打造互动交流平台和场景,让各类文化产品活起来、动起来、聊起来、笑起来,有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共同创作者,有力地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
其次,不断迭代的大模型或许能为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提供着丰富的设计灵感。过去的文化产品创造,完全依赖于作者自身的直觉和经验,而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借助其数据搜集和分析功能,设计者可以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刻画用户和受众群体的偏好画像,使创作与设计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从本质来讲,AI大模型可能重塑着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设计创作思路,颠覆着过去产品的生产模式,将产品和用户的距离拉近,为产品的设计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第三,AI大模型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动态的商业模式。传统文化产业,内容、设计、生产、宣发、消费到资金回笼,各个环节需要紧密配合,且分工明确,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整个循环都将受阻。但AI大模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明确分工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一定要先有内容设计再生产。用户和消费者自己的角色就变得更加多元,他们既是购买者,但在购买之前的体验过程中,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创作者的角色。在AI大模型的赋能下,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许能有所下降,时间轴也有所缩短。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游戏动漫、国货潮品、非遗保护、文化传播、酒店直播、IP打造等产业获得了更加充沛的技术支持,相信未来AI大模型还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上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可梦、万代、奥特曼齐聚中山公园,长宁2024-05-24 23:26
- 9.2万欧元、限量五台,还得抽签,这事2024-05-24 22:07
- 阳江:乘新质生产力东风加快产业立市步伐2024-05-24 22:01
- BOSS直聘回购超4500万元股票2024-05-24 20:11
- 广东各地在文博会上亮出“文旅赋能‘百千2024-05-24 19:43
- 法拉利CEO:中国电动车是对欧洲的“当2024-05-24 17:18
-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国医名师走进中国2024-05-24 16:53
- CultureBeyondBorder2024-05-24 15:04
- 刚刚成立的60亿规模债基遭遇大额赎回2024-05-24 14:10
- 小米汽车挑战新目标:2024全年新车交2024-05-24 12:37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