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等进行专项清理
- 发布时间 2023-11-10 06:37
- 来源 人民网
- 阅读量:16535
商务部办公厅8日发布《关于请做好内外资不合理 差别待遇专项清理工作的函》(以下简称《工作函》)。其中提出,为严格落实外商投资法,常态化推进外资领域法治建设,根据有关工作要求,由商务部组织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及措施进行专项清理。

此次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深入清理可能存在的歧视外资企业的法规文件、政策措施,为外资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稳定外商在华长期投资的预期和信心,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工作函》明确,此次清理范围包括各地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出台的现行有效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措施;各地区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业务主管社会团体制定的与经营主体相关的各类措施。
《工作函》提出六项清理事项,具体包括:在内外资平等准入领域设置或采取针对外资的限制性措施,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造成障碍或形成负担。例如,某行业外资企业申请行政许可比内资企业申请时间更长、所需材料更多、要求更严。
通过限定“品牌”或以“外资品牌”为由排斥或歧视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例如,某地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规定对消费者购买并使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通过限定所有制形式等方式排斥或限制外资企业参加本地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例如,某行业协会制定该行业工程项目的评标办法中设置所有制类型打分栏,对内资企业打1分、对合资企业打0.5分,对外商独资企业打0分,影响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招投标。
在政策执行中变相歧视外资企业。例如,某地在落实财政奖补等政策时,以内部文件形式出台实施细则并“点对点”通知国有、民营企业申请政策支持,导致外资企业无法公平享受助企政策。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与经营主体相关工作中排斥或歧视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例如,某行业协会受权组织实施某一专项计划,负责对经营主体开展评估并授予注册标识,虽无明文规定,但实践中从未受理外资企业的申请。
其他可能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的规定及措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稳外贸强信心2023-11-10 05:28
- 预算10万,国庆长假自驾买啥车,不妨看2023-11-10 04:48
- 上海市长会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州长,促进2023-11-10 03:48
- 幸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2023-11-10 02:22
- 农银人寿前三季度银保期交保费同比增长42023-11-10 01:53
- 开完奥迪A6L,再试驾朋友的宝马5系,2023-11-10 00:41
- 纪录片《大敦煌》以国际化的传播语态讲述2023-11-09 23:05
- 智能装备消防演练2023-11-09 20:25
- 2023第二十一届南京国际车展9月302023-11-09 20:09
- 王利平:加速创新产品落地助力全生命周期2023-11-09 19:14
-
1
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出席CDEC:AI技术赋予创
2023-07-31 14:01
-
2
携程:暑期叠加台风季安全保障为当下服务热点
2023-07-31 13:54
-
3
聚焦关键环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07-31 08:38
-
4
敖然:推动数字交互引擎为数字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023-07-28 19:43